鄧中翰委員:打造穩定的高水平人才隊伍
我國集成電路人才一直存在不足。數據顯示,2022年前后,人才缺口為74.45萬人,其中高端人才缺口超過4萬人左右,其中,不僅缺乏領軍人才和骨干人才,也缺乏通用的工程技術人才。今年兩會上,全國政協委員、“星光中國芯工程”總指揮鄧中翰院士建議,后摩爾時代要持續高質量創新,打造自立自強的生態系統,同時堅持國際合作,廣交朋友,擴大開放,堅定維護全球產業鏈供應鏈穩定。
鄧中翰表示,近幾年來,國家和政府高度重視科技創新人才的培養,專門設立了相關的產業投資基金,以及在資本市場開通了科創板。通過投融資和科創板,助力了科技創新的資金問題,還讓科創板成為了科技人才的“吸金石”。
數據顯示,2023年2月,科創板完成了上市公司破500家,全部來自戰略性新興產業。其中,新一代信息技術、高端裝備制造、生物產業等募資規模居前,共占比79%。隨著精準資金的注入,科創板公司的研發投入逐步增大,2022年前三季度,科創板公司研發投入同比增長33%,研發人員總數也逐年攀升,研發人員總數已超過15萬人,平均每家科創板公司擁有發明專利120項。可以看到,近年來科創板為科技創新企業尋求社會融資、吸引高端人才開辟了一片新天地。
盡管政府在科技人才培養方面非常重視并給予大力支持,但人才培養需要時間,以及全社會的通力合作。除了高校加大力度培養人才,科技企業等也承擔著人才的培養工作,有針對性地培養行業需要的人才。因此,需要政府給到企業和人才更多的吸引政策、保障力度,以及全社會各方的支持和努力,保證有源源不斷的全方位高水平人才。
1999年,鄧中翰從海外留學歸國,啟動并實施了“星光中國芯工程”,帶領團隊承建了國家重點實驗室,組建了中星微電子公司。他帶領團隊多年來堅持自主創新,先后兩次榮獲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,大規模打入國際市場,被國內外知名品牌采用。鄧中翰指出,科技工作者要有科技報國的胸懷和擔當,甘愿板凳坐得十年冷,有耐心有信心致力于關鍵技術的持續創新、高質量創新,在后摩爾時代開拓科技創新的新賽道。(記者 戰釗)
同類文章排行
- 萬馬高分子助力,國內首條公里級大長度環保
- 主營產品有哪些?
- 購買后產品發什么快遞?
- 節能轉型,電機產業鏈有哪些變革性機會?
- 更緊湊而高效的機器人世界
- 機器手臂的創新應用:輕薄短小、智能高效
- 產品供貨周期需要多久?
- 當半導體碰上 AMR,來一場智能化的精彩
- 堅持科技是第一生產力
- 通向智能工廠的硬核技術,哪些和你有關?
最新資訊文章
- 英孚康是羅克韋爾的替代品?不止如此
- 歐洲航天局利用MVG設備大幅增強新型 H
- Profinet轉canopen網關連接
- DATALOGIC得利捷 | 物流之眼利
- 施耐德電氣與標領智能裝備強強聯合,共創電
- 【有現貨】KB-LS10N-C KB-L
- 華北工控打造網安專用主板,基于飛騰D20
- PLC通訊革新:EtherNetIP轉P
- 華北工控ATX-6152:高度集成化!提
- 巴斯夫成功完成Ethernet-APL試
- HRPG-1000N3 系列:1000W
- RQB60W12 系列:60W 1/4
- NPB-450-NFC 系列:450W
- VFD 系列:150W~750W 工業用
- NGE12/18 系列:12W/18W
- 工業現場ModbusTCP轉EtherN
- DJM / FT系列:12V/38~15
- SI06W8/DI06W8 系列:超寬壓
- NGE100 (U) 系列:100W 環
- LOP-200/300系列:200W &